“各位业主好,我是铜梁区人民法院四级高级法官蓝法官,并取得国家三级心理咨询师证,擅长婚姻家庭案件的审判和心理疏导,疫情隔离管控期间,如遇家庭矛盾、法律咨询或心理问题,可打我电话或加我微信,我将尽我所能为您提供帮助。”这是蓝海宾法官居家隔离期间在小区业主群发布的一条消息,并在群里公布了自己的联系方式。
近期,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山城,“龙乡”铜梁也未能幸免。作为邱少云烈士的故乡,铜梁区少云志愿者们在铜梁区委、区政府打响本轮疫情防控歼灭战的号召下,披挂上阵,义无反顾地冲锋在疫情防控第一线。
铜梁区人民法院的党员法官蓝海宾第一时间报名成为了一名少云志愿者。投入到抗疫战斗后,物资转运就成为他的日常志愿服务工作。从小区疫情管控开始,他连续多日穿梭在小区各个楼栋之间,将群众购买的生活物资挨家挨户送到门口,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米”。作为资深家事法官,除了物资转运服务外,蓝海宾还在思考着如何运用自己专业知识和业务技能更好地为居民提供志愿服务。
除了防护医治、物资保障,心理疏导也是抗疫工作重要一环。作为资深家事法官,蓝海宾针对家事纠纷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更加明白心理学知识在家事矛盾纠纷化解中的重要作用。在居家隔离期间,居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学习和出行都受到一定程度影响,可能出现焦虑、无助、恐慌等不良情绪,长期的居家隔离生活更易激化家庭矛盾。在意识到可以利用专长提供心理疏导和法律咨询服务时,蓝海宾毫不犹豫地在小区业主群公布了自己的职业以及联系方式,居民朋友们纷纷为他的举动点赞,很快他的电话和微信“热闹”了起来。
“我母亲有焦虑症,每天各种担心,又不听劝”,一位居民加上蓝海宾微信后急切地咨询家中老人心理健康问题。20多条长语音背后,是子女的焦躁和无助。蓝海宾耐心倾听了解具体情况后,及时疏导子女的情绪,并对老人的情况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需进行专业心理评估、注意稳控患者情绪并在疫情好转后及时就医的建议。“通过咨询我也轻松了不少,也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太感谢啦!”居民结束沟通时诚挚地说道。
“家暴的话可及时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在一位居民就家庭暴力问题向蓝海宾进行法律咨询时,蓝海宾立即向该居民就人身安全保护令进行法治宣传。在了解到居民提出该问题背后的原因后,蓝海宾就家庭相处以及人身保护方法提供建议,同时详细讲解了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条件及方式、需要提供材料、具体措施等。“太谢谢啦,解释得很明白,如果有需要我会向法院申请人身安全保护令的!” 居民放下紧张的情绪安心地说道。
每天在完成物资转运工作的间隙,蓝海宾还要接听居民的咨询电话,为他们解答疑惑;耐心聆听居民在微信中大段的语音留言,及时帮他们疏导情绪,真正是助力抗疫“多面手”,做到了志愿服务“不打烊”。面对来自居民和同事的点赞时,蓝海宾谦虚地说:“因为疫情没能正常上班,就尽心尽力当好志愿者吧。我将始终牢记党员的初心使命,承担起法官的社会责任”。
“蓝法官,我现在还没有问题要咨询,但想占用您的一个好友名额,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相关问题是否还能向您咨询?”多位居民通过微信发来上述信息,蓝海宾一一回复“没有问题”。
疫情无情人有情,党员志愿服务一直在路上。